新發地疫情暴露供應鏈可追溯體系等短板 傳統批發市場亟待數字化
文章作者:admin 人氣:468發表時間:2020-06-22 03:57:57
新發地疫情暴露供應鏈可追溯體系等短板
傳統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迫在眉睫
傳統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迫在眉睫
6月17日消息:截至6月15日24時,累計報告116例檢測陽性者,其中確診病例106例、無癥狀感染者10例,所有病例均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有直接或間接的流行病學關聯。 突如其來的疫情,再次提出了城市運營的現實課題:如何建設與現代都市相匹配的干凈、衛生、現代化的批發市場?
“臟亂差的問題也要區分表象和實質。表象上看,批發市場里物品的堆放、垃圾的處理、現場的清潔等問題確實是比較突出的。有的地方現場環境衛生整治還是有缺陷。從實質上看,它暴露了農副產品流通的基礎設施體系的不成熟 。”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經濟系副教授王強認為,這個基礎設施體系,不僅包括批發市場,還包括冷鏈、物流、檢驗檢疫,以及處于最末端的垃圾處理等,需要一并進行升級改造。
“干凈衛生,不只是表面的場地清潔,更關鍵的是供應鏈層面的全程可追溯。”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王曉東直言,批發市場必須體現品質擔保、品質可追溯、安全監管等中間商責任,而不是簡單的場地概念。批發市場不僅要加強市場監管,更要重視對以攤商形式聚集而成的平臺型交易組織的技術創新。特別是積極擁抱數字化,通過數字化改造使流通新技術賦能傳統流通組織,不斷創新批發交易監管方式,推動‘互聯網+流通’全面升級。
“從新基建的角度來說,農批市場的改造應該著力于實現‘智慧農批’。”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認為,必須加強市場的數字化信息體系建設和數字化支付,提高商戶對接效率,通過市場內的交易數據、銷售數據、客流數據、菜價數據、商戶數據、活動數據達到食品安全追溯和商戶交易體驗的目的,為上級管理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數字化農產品交易管理服務平臺
解決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追溯、衛生安全、風險預警難題
解決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追溯、衛生安全、風險預警難題
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要與時俱進,要有創新的模式,建立起誠信機制,透明化,批發市場線上線下結合,減少中心化,走眾心化方式。應用物聯網、大數據、區塊鏈技術提升批發市場的管理。
此文關鍵詞:新發地,疫情,暴露,供應鏈,可追溯,體系,短板,傳統,批發市
同類文章排行
- 喜迎冬至,包餃子啦!
- 食材新鮮,自然出“粽”,全南中學端午節包粽子啦!
- 童鞋們,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美食節福利來啦!
- 多美滋中標中山市第一中學食材配送項目
- 元宵喜樂,闔家團圓,讓元宵更有滋味!
- 全南中學:嚴防嚴控不松懈!守護校園食品安全
- 新鮮不打烊,祝大家除夕快樂,牛年大吉!
- 熱粥入胃暖,恰似家溫暖,臘八節快樂!
- 多美滋|萬象更新,從鮮出發;開拓奮進,迎接2021!
- 2020年度匯報︱高質發展 致勝未來